成都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年产值达1086亿元
昨日,记者从成都市全市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季度例会上获悉,2010年,全市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,驰(著)名商标创建实现新突破,我市美好、迈普等9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,增幅达31%,全市驰名商标累计达39件,同南京、厦门并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4位。驰名商标企业年产值达千亿元,约占全市GDP的20%。市委常委、副市长赵小维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市品牌办成员单位和各区(市)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。
涉农公共品牌建设成效显著
新增国家地理标志类品牌7个,同比增长36.8%,其中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2件(新都泡菜、蒲江雀舌),累计达9件;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增5个(金堂明参、蜀锦、新津黄辣丁、蒲江猕猴桃、双流云崖兔),累计达18个,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。新增农产品“三品认证”328个,累计达812个,增幅达43%。6个区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,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位列全省前茅。农业品牌有力助推城乡统筹发展,名优农产品以地理标志为纽带,向集约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,形成了郫县豆瓣、蒲江雀舌、龙泉驿水蜜桃、新都泡菜等特色产业群,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。都江堰、蒲江、彭州、邛崃四个重点县(市)共建成猕猴桃标准化规模示范基地10余万亩,总产量近5万吨,总产值超4亿元;蒲江雀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价值百强榜单,品牌价值已达7.19亿元。
今年试点开展品牌价值评估
市品牌办有关负责人介绍,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成长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。我市驰名商标、省市著名商标在第二产业的比重均占70%以上,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,全市5户百亿企业拥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,充分体现了自主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。与此同时,品牌战略有效促进了我市服务企业提档升级和市场拓展。品牌餐饮企业在全国及海外开设连锁店逾900家,年营业收入近百亿元。
据透露,今年我市将试点开展成都品牌价值评估。依托国内产业研究权威部门和品牌战略专家团队,在企业自主参与的条件下,选取我市重点品牌(驰名商标、地理标志),进行一次价值评价,并向社会公布成都品牌年度报告。将以园区品牌战略工作站为重点,着力在培育产业集群品牌上寻求突破。结合我市产业功能区建设,依托园区品牌战略工作站,着力推动21个工业园区(工业集中发展区)和5个农产品加工区实施品牌战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