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诉后的武汉“精武”,路在何方?

新闻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-04-12 12:50:37 编辑:武汉商标注册中心 浏览:

“精武”品牌的光荣历史  

    从1989年至今,过去20多年里,精武鸭脖给人们上演了一场接力赛,不同性格、不同知识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它不仅成就了个人财富,将小贩变亿万富翁,更在我国经济转轨变型之际,为成千上万的下岗待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。

    据武汉精武鸭脖协会介绍,目前省内鸭脖经营点合计高达7500家,年产值约54亿元。武汉人到外地开店卖鸭脖的也不计其数,年产值接近12亿元。此外,每年外地人慕名来汉学习鸭脖制作工艺,然后回去创业的达1000人。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开店经营谋生、创业、发展,经营的鸭脖专卖店达6000家,年产值超过40亿元……据介绍,湖北省精武鸭脖每年的税收收入高达1亿元人民币,仅精武鸭脖每年就能解决我省高达10万余人就业。    

  品牌之争的坎坷之路  

    然而,在武汉土生土长20多年的精武鸭脖,在2007年开始,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“精武之争”,这是令武汉人和原精武路上的商户们意想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2007年,武汉精武鸭脖突然遭到天津市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“上门打假”,武汉零点公司生产的可可精武鸭脖、武汉樊口公司等成为重点“打假”对象。

    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,精武路鸭脖销售就开始红火起来,但鸭脖经营户考虑最多的,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,做大做强,并未意识到保护品牌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当时,有关部门在规范精武路市场时,曾建议经营户尽快注册“精武”商标,但无人响应。这些经营户认为,花上2000元办理一个不带来任何效益的注册商标,是一件不划算的买卖。

    直到2002年,电影《生活秀》成功上映,使鸭脖在全国热销,武汉人开始意识到这个巨大市场正在招手,保护鸭脖子品牌的意识开始觉醒。

    2002年9月24日,《生活秀》女主人公来双扬的原型刘琼,率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“来双扬”鸭脖商标。2002年11月,精武路上3家企业“汉口精武”、“精武路第一家”、“九九精武”,在新华街办事处的力促下,也提出了商标注册申请。

    结果早在1997年,天津一家畜禽公司就已注册了“精武”商标,其产品同属于肉制品类别。精武路3家企业不得不以“汉口精武”、“精武路第一家”、“九九精武”等含有“精武”字样的名称申请注册。

    天津和武汉的精武,同来自于武侠霍元甲。据了解,天津市郊的南河镇是一代武侠霍元甲的故乡,上世纪初,霍氏创办的精武馆遍及全国。武汉如今的精武路,便因1930年汉口精武会馆的场地迁于此地而得名。

    随着精武鸭脖在全国市场的风靡,天津方公司又于2005年修改了商品范围,试图增加熟鸭脖等种类。2007年7月,该新商标初审通过进入为期三个月公告阶段,这事引起了武汉鸭脖生产商——武汉零点食品有限公司的重视,并感到事态旳严重性,他们立即向北京工商局提出异议,并委托文峻律师去天津走访调查,核实市场上并未有任何天津精武的鸭脖熟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,而武汉精武鸭脖却火爆了十几年。2008年12月,武汉零点公司收到北京商标局的回复,异议被驳回,随后的一个月内,零点公司提出复议,同月31日,国家商标局也驳回了复议请求。

    2008年9月,天津方正式向武汉市工商局江汉分局投诉武汉众多企业“侵权”使用精武商标,其中以武汉零点绿色食品有限公司、武汉达能商贸有限公司、武汉樊口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代表,该公司同时与武汉其它企业恰谈商标许可协议。

    但事却有转机,今年3月8日,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(终审判决),裁决武汉零点绿色食品公司胜诉,武汉企业保卫“精武”商标最终获得胜利